欢迎光临
免费的PDF电子书下载网站

路由与交换技术 PDF下载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简介

本书覆盖了交换技术、路由技术、远程访问技术、设备管理技术等技术综合应用。全书共16章,分为三部分:基础篇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编址、交换机配置基础、路由器配置基础等;进阶篇主要包括网络规划与设计、虚拟局域网、交换机冗余链路管理、路由管理、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RIP和OSPF 路由协议技术等内容;高级篇主要包括园区网安全、广域网连接配置技术、ACL 访问控制技术、NAT技术以及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等。本书概念正确,内容丰富,知识实用,可作为高等学校“路由与交换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材。

作者简介

暂无

路由与交换技术 PDF下载

目录

基 ; 础 ; 篇
第1章 ; 网络基础概述 ;(3)
1.1 ; 网络技术基础 ;(3)
1.1.1 ; 网络发展 ;(3)
1.1.2 ; 网络定义 ;(5)
1.1.3 ; 网络分类及拓扑结构 ;(5)
1.2 ; OSI参考模型体系结构 ;(9)
1.2.1 ; OSI/RM各层结构及功能 ;(9)
1.2.2 ; OSI/RM数据封装及拆封过程 ;(10)
1.2.3 ; OSI/RM协议及各层应用 ;(11)
1.3 ; TCP/IP体系结构 ;(13)
1.3.1 ; TCP/IP体系结构含义 ;(13)
1.3.2 ; TCP/IP各层结构及功能 ;(14)
习题1 ;(15)
第2章 ; 网络编址 ;(16)
2.1 ; 物理地址 ;(16)
2.1.1 ; 物理地址概述 ;(16)
2.1.2 ; MAC地址的作用 ;(16)
2.1.3 ; 与MAC地址相关的命令与软件 ;(17)
2.2 ; 地址解析协议 ;(17)
2.2.1 ; 地址解析协议概述 ;(17)
2.2.2 ; 地址解析协议原理 ;(17)
2.2.3 ; ARP显示和修改 ;(18)
2.3 ; IP地址 ;(18)
2.3.1 ; 地址空间和表示方法 ;(18)
2.3.2 ; 地址的分类 ;(19)
2.3.3 ; 网络掩码和默认掩码 ;(20)
2.3.4 ; 特殊地址 ;(21)
2.3.5 ; 私有IP地址 ;(22)
2.3.6 ; 单播、多播和广播地址 ;(22)
2.4 ; VLSM地址划分 ;(22)
2.4.1 ; VLSM概述 ;(23)
2.4.2 ; VLSM和CIDR的区别 ;(23)
2.4.3 ; VLSM实例分析 ;(23)
2.4.4 ; VLSM下的子网掩码值 ;(24)
2.4.5 ; VLSM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 ;(24)
2.5 ; IPv6地址 ;(25)
2.5.1 ; 如何理解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 ;(25)
2.5.2 ; 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 ;(26)
2.5.3 ; IPv6的基本首部 ;(27)
2.5.4 ; IPv6的扩展首部 ;(27)
2.5.5 ; IPv6的地址空间 ;(27)
2.5.6 ; 从 IPv4向IPv6过渡 ;(28)
2.5.7 ; ICMPv6 ;(28)
2.5.8 ; Windows下的IPv6配置命令 ;(28)
2.6 ; 域名地址 ;(29)
2.6.1 ; 域名地址概述 ;(29)
2.6.2 ; DNS定义规则 ;(30)
习题2 ;(31)
第3章 ; 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 ;(32)
3.1 ; 交换机概述 ;(32)
3.1.1  交换机的作用 (32)
3.1.2  交换机内部存储器 (32)
3.1.3  交换机常见接口及功能 (32)
3.2  交换机工作原理 (35)
3.2.1  第二层交换技术 (35)
3.2.2  三层交换机功能 (37)
3.2.3  三层交换机的使用 (38)
3.3  路由器概述和启动流程 (39)
3.3.1  路由器的作用 (39)
3.3.2  路由器内部存储器 (39)
3.3.3  路由器常见接口及功能 (39)
3.3.4  路由器启动流程 (41)
3.4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装与链接 (41)
3.4.1  交换机安装 (41)
3.4.2  交换机的链接 (43)
3.4.3  路由器的安装 (43)
习题3 (45)
第4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基础配置与管理 (46)
4.1  命令行界面 (46)
4.1.1  命令模式 (46)
4.1.2  获得帮助 (47)
4.1.3  简写命令 (48)
4.1.4  使用命令的no和default选项 (48)
4.1.5  理解CLI的提示信息 (48)
4.1.6  使用历史命令 (48)
4.1.7  基本查询命令 (49)
4.2  交换机基础配置和管理 (49)
4.2.1  访问交换机的方式 (49)
4.2.2  系统名称和命令提示符 (50)
4.2.3  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51)
4.2.4  通过Telnet方式管理 (52)
4.2.5  交换机IP地址配置 (52)
4.3  路由器基础配置和管理 (53)
4.3.1  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54)
4.3.2  规划和配置IP地址 (54)
4.3.3  管理路由器 (55)
4.3.4  LINE模式配置 (57)
4.3.5  控制台速率配置 (57)
4.3.6  在路由器上使用Telnet (58)
4.4  网络通信检测工具 (58)
习题4 (60)
进  阶  篇
第5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63)
5.1  网络拓扑层次化结构设计 (63)
5.1.1  层次化网络拓扑设计的描述 (63)
5.1.2  层次化结构设计中各层的特点 (64)
5.2  网络综合布线 (67)
5.2.1  综合布线系统构成 (67)
5.2.2  综合布线的特点 (72)
5.2.3  网络综合布线案例 (73)
习题5 (77)
第6章  VLAN技术 (78)
6.1  VLAN概述 (78)
6.1.1  VLAN的概念 (78)
6.1.2  VLAN的种类 (78)
6.2  冲突域和广播域 (79)
6.2.1  冲突域 (79)
6.2.2  广播域 (80)
6.3  VLAN工作原理 (80)
6.3.1  VLAN帧结构(IEEE802.1q) (81)
6.3.2  VLAN实现机制 (82)
6.3.3  VLAN端口 (83)
6.4  VLAN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 (85)
6.4.1  Port VLAN的配置 (85)
6.4.2  Tag VLAN 配置 (87)
6.4.3  Native VLAN配置 (87)
6.4.4  VLAN配置其他注意事项 (87)
习题6 (88)
第7章  交换机中的冗余链路管理 (89)
7.1  交换机冗余链路 (89)
7.1.1  交换技术与冗余链路 (89)
7.1.2  冗余链路存在问题 (90)
7.2  生成树协议 (91)
7.2.1  生成树协议概述 (91)
7.2.2  STP工作原理 (92)
7.2.3  STP的工作方式及实例解析 (94)
7.2.4  拓扑变化 (97)
7.2.5  RSTP工作原理 (97)
7.2.6  MSTP工作原理 (99)
7.2.7  生成树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 (100)
7.3  以太网链路聚合 (101)
7.3.1  以太网链路工作原理 (101)
7.3.2  以太网链路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 (102)
习题7 (103)
第8章  路由技术基础 (104)
8.1  网络互连基础 (104)
8.1.1  IP数据报格式 (105)
8.1.2  IP的工作原理 (106)
8.1.3  路由表 (107)
8.1.4  路由器IP地址设置规则 (109)
8.2  路由协议 (109)
8.2.1  路由协议和可被路由协议 (110)
8.2.2  路由管理距离 (111)
8.2.3  路由的度量尺度 (111)
8.2.4  路由信息选择方式和路由决策 (112)
8.3  路由的分类 (112)
8.3.1  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 (112)
8.3.2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112)
8.3.3  有类路由和无类路由 (114)
8.3.4  内部网关和外部网关 (116)
8.3.5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117)
8.3.6  路由协议性能比较 (120)
8.4  网络维护 (120)
8.4.1  IP地址配置方式 (120)
8.4.2  IP网络的监控和维护 (121)
习题8 (121)
第9章  基本路由选择 (123)
9.1  静态路由工作原理 (123)
9.2  默认路由 (124)
9.3  完整静态路由配置应用实例 (125)
9.4  RIP工作原理和配置 (127)
9.4.1  RIP协议概述 (127)
9.4.2  RIP路由工作原理 (128)
9.4.3  RIP报文的格式 (129)
9.4.4  RIP协议的运行 (130)
9.4.5  RIP路由配置方式及应用实例 (131)
9.5  VLAN间路由 (134)
9.5.1  VLAN间路由的必要性 (134)
9.5.2  使用路由器/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 (134)
9.6  基本路由选择综合应用实例 (137)
习题9 (140)
第10章  OSPF路由选择 (142)
10.1  OSPF概述 (142)
10.2  SPF算法 (143)
10.3  OSPF基本概念 (145)
10.3.1  自治系统的分区 (145)
10.3.2  区域间路由 (145)
10.3.3  Stub区和自治系统外路由 (146)
10.3.4  DR和BDR (146)
10.4  OSPF协议 (146)
10.4.1  OSPF协议包 (146)
10.4.2  链路状态更新包链路状态类型 (148)
10.5  OSPF协议的运行 (149)
10.5.1  Hello协议的运行 (149)
10.5.2  DR和BDR的产生 (149)
10.5.3  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150)
10.5.4  路由表的产生和查找 (150)
10.6  OSPF配置方式 (150)
习题10 (152)
第11章  帧中继技术 (154)
11.1  帧中继概述 (154)
11.1.1  帧中继基本功能 (154)
11.1.2  帧中继工作原理 (154)
11.1.3  帧中继与X.25协议的主要差别 (155)
11.2  帧中继格式 (155)
11.3  帧中继技术特点 (156)
11.4  帧中继配置技术 (157)
11.4.1  帧中继主要

前沿

前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路由与交换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本书在内容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注重现实应用背景,意在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将重要的网络分层概念、形式及理论付诸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安装、配置、测试和运营局域网、广域网等所需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书以网络互连为主线,重点阐述网络互连设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系统介绍IP地址的分配与聚合、园区网中的广播流量控制、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管理、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以及园区网的安全设计、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连。本书重视实践,注重网络管理和设计以及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技术,并对相关技术给予案例和讲解。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为从事网络管理和设计、网络安装维护、网络系统集成以及取得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的建议学时数为64学时。实际教学时,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时数进行增减。交换机和路由器是组建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石,本书以锐捷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为硬件平台,书中所列出的命令都可以在锐捷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如果使用其他品牌或类型的网络设备,可查阅相关命令进行配置,其基本原理性内容不变。本书内容分为3部分。基础篇包括第1章至第4章,阐述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基础配置方式。已有相关理论知识的读者可跳过第1章内容的学习;第2章中的VLSM内容为学习重点和基础,要求学会计算网络划分和路由汇总的应用;第3章作为网络技术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点内容,需要读者予以熟悉和了解;第4章内容为本书中操作的基础,要求掌握设备各模式间转换,并熟悉各模式的应用情况和基本命令的熟练操作。进阶篇包括第5章至第11章,主要阐述路由与交换技术以及应用,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读者可以实现基础网络全网搭建。第5章主要围绕搭建网络的方法;第6章和第7章为应用于交换机的技术、原理和配置;第8章至第10章实现网络路由相关技术、原理和配置;第11章为可视教学需要,选用其中一部分学习。高级篇包括第12章至第16章,主要论述在基础网络搭建完毕后,实现网络安全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广域网连接的相关原理和配置。第12章阐述园区网的安全问题和解决办法,介绍交换机端口安全设置方法和防火墙的使用;第13章为三层设备中的安全设置和数据包过滤技术;第14章为广域网技术、原理和配置;第15章为局域网和广域网间的互连技术,也属于防火墙中的技术之一;第16章为常见网络故障分析和处理,可用于全书实践操作和配置过程中的参考问题和解决方案。每章后都有习题。本书由邓秀慧主编,由邓秀慧和袁宗福负责统稿。第1章由王琦编写,第2~4章和第11~13章由袁宗福编写,第5章由蔡玮编写,第6~10章和第15章由邓秀慧编写,第14章和第16章由毛云贵编写。屠立忠副教授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吴瀛、倪青石、单帆、朱荣鑫、孙华、柳文等协助调试了本书中的案例代码,并参与了资料的整理工作,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此次编写工作得到了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和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锐捷公司的相关文档,参考了一些有关网络技术的书刊及文献资料,并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料,在此对所有的作者表示感谢。限于水平,书中难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为读者提供教学资料包(含电子课件等),有需要者,请登录到http://www.hxedu.com.cn,注册后进行下载。联系邮箱:dengxh@njit.edu.cn或unicode@phei.com.cn。作者

路由与交换技术 pdf下载声明

本pdf资料下载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不能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pdf下载地址

版权归出版社和作者所有,下载链接已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链接地址:路由与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