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免费的PDF电子书下载网站

Oracle Exadata技术详解 PDF下载

编辑推荐

Oracle Exadata技术详解 PDF下载 ;

内容简介

本书以Exadata独有的特性介绍开篇,以**实践结尾。力求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翔实,使得读者读完以后能对Exadata有着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基础篇(1—5章),主要介绍了OracleExadata一体机的配置、架构、安装、升级,帮助读者对Exadata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第二部分为功能篇(6—14章),详细介绍了OracleExadata一体机的特性以及与Exadata相关的数据迁移、并行、安全加固、备份与恢复等课题。第三部分为实战篇(15—16章),主要针对Exadata一体机管理员在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场景以及问题进行解答。适用的读者范围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应用开发者、数据库开发者、存储管理员、系统架构师,以及广大的数据库兴趣爱好者。

作者简介

暂无

Oracle Exadata技术详解 PDF下载

目录

前 言
第1章 Exadata概述
1.1 Exadata的诞生
1.2 Exadata设计哲学
1.3 Exadata的演化与发展
1.3.1 Exadata V1
1.3.2 Exadata V2
1.3.3 Exadata X2
1.3.4 Exadata X3
1.3.5 Exadata Next Generation
1.4 小结
第2章 Exadata硬件配置
2.1 Exadata 硬件配置清单
2.2 Exadata数据库服务器硬件配置
2.3 Exadata 存储服务器硬件配置
2.4 Exadata实际可用磁盘空间
2.5 Exadata磁盘的IOPS
2.6 Inf?iniband 交换机
2.7 Exadata网络
2.8 以太网交换机、KVM以及PDU
2.9 小结
第3章 Exadata的架构
3.1 Exadata 软件架构
3.2 Exadata的核心进程
3.2.1 cellsrv进程
3.2.2 Restart Server进程
3.2.3 Management Server进程
3.2.4 Diskmon进程
3.3 智慧的协议:iDB
3.3.1 IPoIB协议
3.3.2 RDS协议
3.3.3 SDP协议
3.3.4 iDB协议
3.4 Exadata存储架构
3.4.1 Physical disk
3.4.2 LUN
3.4.3 Celldisk
3.4.4 Griddisk
3.4.5 Interleaving griddisk
3.4.6 Exadata ASM 磁盘管理
3.4.7 ASM与IDP
3.5 多主机管理工具DCLI
3.6 存储管理工具CellCLI
3.7 小结
第4章 Exadata的安装
4.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4.2 配置列表
4.3 硬件部分检查列表
4.4 Exadata配置工具
4.4.1 Excel配置表格
4.4.2 JAVA 配置向导(Exaconf)
4.5 生成的配置文件列表
4.6 首次启动(f?irstboot)
4.7 应用配置信息(applyconf?ig.sh)
4.8 重做镜像(reimage)
4.8.1 使用USB进行reimage
4.8.2 使用虚拟光驱重做镜像
4.8.3 使用 PXE 重做镜像
4.9 回收空间(reclaimdisk)
4.10 运行 onecommand
4.11 Exadata 数据清理
4.12 搭建Exadata虚拟机
4.12.1 搭建 Exadata 存储服务器虚拟机
4.12.2 搭建 Exadata 数据库服务器虚拟机
4.13 小结
第5章 Exadata补丁升级
5.1 Exadata补丁类型及其依赖关系
5.1.1 Exadata补丁类型
5.1.2 Exadata补丁依赖关系
5.2 Inf?iniband补丁升级
5.2.1 升级inf?iniband交换机固件到1.1.3-2版本
5.2.2 升级inf?iniband交换机固件到1.3.3-2版本
5.2.3 **升级inf?iniband交换机固件
5.3 数据库及存储服务器补丁升级
5.3.1 数据库服务器image补丁升级
5.3.2 存储服务器image补丁升级
5.3.3 数据库补丁Bundle Patch升级
5.3.4 操作系统内核升级
5.4 PDU、Cisco交换机、KVM固件升级
5.4.1 PDU固件升级
5.4.2 Cisco交换机SSH协议固件升级
5.4.3 KVM固件升级
5.5 Oplan工具的使用
5.6 Exadata补丁升级时注意事项
5.7 小结
第6章 Exadata Smart Scan与Offloading
6.1 Smart scan与offloading概述
6.2 Off?loading有关参数
6.3 Off?load相关等待事件
6.4 Smart scan前提条件
6.4.1 全表或者全索引扫描
6.4.2 直接路径读取
6.4.3 使用Exadata存储
6.5 Smart scan包括哪些内容
6.5.1 Predicate Filter
6.5.2 Column Filter
6.5.3 Bloom Filter
6.5.4 Function Off?load
6.6 Smart scan 跟踪
6.6.1 10046 trace方式
6.6.2 IO CELL OFFLOAD ELIGIBLE BYTES方式
6.6.3 Smart Scan相关的统计数据方式
6.6.4 SQL Monitor方式
6.6.5 其他方式
6.7 逆向off?loading
6.8 其他off?loading
6.8.1 Smart f?ile creation
6.8.2 Smart f?ile restore
6.8.3 Smart incremental backup
6.9 小结
第7章 Storage Index
7.1 Storage Index 架构
7.2 Storage Index有关参数
7.3 Storage Index 跟踪
7.4 Storage Index监控
7.5 Storage Index 故障诊断
7.6 如何控制 Storage Index
7.7 小结
第8章 混合列式压缩
8.1 Oracle 压缩技术概述
8.2 混合列式压缩(HCC)架构及原理
8.3 高级压缩技术VS混合列式压缩
8.4 压缩对象甄选
8.5 Exadata 压缩选项评估
8.6 压缩比例预估
8.7 压缩性能影响评估
8.8 迁移到HCC
8.9 HCC表dump分析
8.10 需要注意的参数
8.11 小结
第9章 Exadata闪存技术
9.1 Exadata闪存技术概述
9.2 Exadata闪存卡介绍
9.2.1 Exadata闪存卡硬件
9.2.2 SSD寿命估算
9.2.3 F20 vs F40 vs F80
9.3 Write-Through与Write-Back
9.4 Exadata 智能闪存(ESFC)
9.5 数据库智能闪存
9.6 智能闪存日志(Smart Flash Logging)
9.7 启用WBFC
9.8 Flashcache的管理
9.9 Flashcache刷新、跟踪与诊断
9.9.1 Flashcache的刷新
9.9.2 Flashcache的跟踪与诊断
9.10 表扫描负载自动闪存缓存
9.11 小结
第10章 Exadata资源管理与并行技术
10.1 Exadata资源管理概述
10.2 使用Linux cgoups管理资源
10.3 数据库资源管理器与实例囚笼
10.3.1 数据库资源管理器
10.3.2 实例囚笼
10.4 Exadata I/O资源管理
10.4.1 Exadata IORM架构
10.4.2 Exadata IORM 配置
10.4.3 Exadata IORM 跟踪
10.5 对Exadata I/O进行校准
10.6 自动并行技术
10.6.1 相关参数
10.6.2 语句排队
10.6.3 内存并行执行
10.7 小结
第11章 Exadata监控与故障诊断
11.1 Exadata监控与诊断概述
11.2 Exadata监控工具
11.2.1 标准IPMI
11.2.2 Sun ILOM
11.2.3 OEM 12c
11.2.4 Cell metrics
11.2.5 SMTP与SNMP
11.3 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控
11.4 存储服务器的监控
11.5 Inf?iniband交换机的监控
11.6 PDU/KVM/Cisco交换机的监控
11.6.1 PDU的监控
11.6.2 KVM的监控
11.6.3 Cisco交换机的监控
11.7 常用的 Exadata 诊断工具
11.7.1 Exachk
11.7.2 OSWatcher/ExaWatcher
11.7.3 Sundiag
11.7.4 Sosreport
11.7.5 IPS与ADRCI
11.7.6 RDA
11.7.7 systemstate dump
11.7.8 kdump/kexec
11.7.9 ilom snapshot
11.8 跟踪存储服务器进程
11.8.1 跟踪 cellsrv 进程
11.8.2 跟踪 restart server 进程
11.8.3 跟踪managment server进程
11.9 小结
第12章 Exadata安全加固
12.1 Exadata安全概述
12.2 Exadata OS安全加固
12.3 SELinux与iptables
12.4 Exadata主机访问控制
12.5 Exadata内建的安全特性
12.5.1 开放安全模式
12.5.2 ASM范畴的安全模式
12.5.3 数据库范畴的安全模式
12.6 CVE与errata
12.7 小结
第13章 Exadata数据迁移与加载
13.1 迁移方案概览
13.2 使用数据泵方式进行迁移
13.3 使用CTAS/IAS的方式进行迁移
13.4 使用(X)TTS方式进行迁移
13.5 使用CPIB的方式进行迁移
13.6 其他迁移方式
13.7 小结
第14章 Exadata备份、恢复与容灾
14.1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与恢复
14.1.1 使用dbserver_backup.sh脚本进行备份
14.1.2 手工备份到NFS服务器
14.1.3 数据库服务器恢复
14.2 存储服务器备份与恢复
14.3 inf?iniband交换机的配置备份与恢复
14.3.1 Firmware 版本高于1.1.3-2
14.3.2 Firmware版本低于1.1.3-2
14.4 数据库服务器完全恢复
14.4.1 从集群中删除数据库实例和节点,并Reimage
14.4.2 修改新加数据库节点的操作系统配置信息
14.4.3 克隆GI并且添加到集群
14.4.4 克隆RDBMS并添加到集群
14.5 存储服务器完全恢复
14.5.1 在ASM实例中DROP失败节点相关的ASM磁盘
14.5.2 创建griddisk并将其添加至ASM磁盘组
14.6 数据库备份**实践
14.7 创建Active Data Guard容灾环境
14.8 配置Goldengate创建容灾环境
14.9 小结
第15章 Exadata日常运维
15.1 关闭/重启所有Exadata服务器
15.2 安全关闭一台存储服务器
15.3 硬件更换
15.3.1 Exadata硬件更换处理流程
15.3.2 主板的更换
15.3.3 Cisco交换机的更换
15.3.4 Inf?iniband交换机的更换
15.3.5 更换以太网卡
15.4 更换磁盘
15.4.1 Exadata磁盘的分类
15.4.2 数据库节点磁盘更换
15.4.3 存储节点磁盘更换
15.5 更换闪盘
15.5.1 更换没有创建ASM disk的闪盘
15.5.2 更换创建了ASM disk的闪盘
15.6 修改服务器IP地址
15.6.1 修改存储服务器IP地址
15.6.2 修改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
15.6.3 修改其他组件的IP地址
15.7 更改NTP以及DNS
15.8 修改密码策略
15.9 微码/固件升级
15.10 配置DBFS
15.11 配置Direct NFS
15.12 小结
第16章 Exadata常见问题
16.1 如何启用万兆以太网
16.2 启用数据库服务器的802.1q VLAN 标签
16.3 级联多台Exadata
16.4 级联Exalogic
16.5 正确配置hugapages
16.6 PAF问题
16.7 HAIP问题
16.8 ASM rebalance过程缓慢问题
16.9 NTP时间不同步问题
16.10 Exadata Cell节点的CPU占用率高
16.11 Exadata返回错误结果问题诊断
16.12 Exadata数据库服务器路由表的配置
16.13 I/O瓶颈及log f?ile sync等待
16.14 解除Exadata默认的安全限制
16.15 Oracle Exadata**实践配置
16.16 DBFS挂载点自动断开
16.17 小结
附录A Exadata默认密码一览表
附录B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前沿

Preface?前 言为什么要写这本书2010年我刚接触Exadata的时候,当时国内还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客户,Exadata的版本还是第二版V2。短短四年多时间过去了,国内Exadata一体机的客户已经可以使用千位来计数了,而且每年还在以较大幅度增长。Oracle Exadata一体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远远甩开竞争对手,稳坐国内数据库一体机市场的头把交椅,其产品发布的速度也比较惊人,2015年初已经发布了第六代数据库一体机产品X5。
  在科技领域,近几年有几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个趋势是集成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硬件一体化。将软件与硬件结合起来,一并创造**的体验。苹果公司引领了智能手机软硬件一体化的趋势,而特斯拉在智能汽车方面创造了另外一个神话,同时其他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也正以相同的方式颠覆着传统的孤岛模式。抓住了软硬件一体化,就抓住了下一个商业模式的趋势。Oracle公司也正是这样做的,除了在传统强项数据库领域的深耕,同时还顺势拓宽了其他领域的集成系统,推出了中间件一体机Exalogic、数据分析一体机Exalytics、备份一体机ZDLRA,以及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库一体机ODA。
  第二个趋势是云化。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已经从*初的漂浮不定到现在逐步开始落地。现在业界谁都在抢占云计算的制高点。除了传统的SaaS、PaaS和IaaS, Oracle又提出了DBaaS,即数据库即服务,并且将其思想精髓逐步地融入Oracle数据库产品与Exadata一体机,省略了大量纷繁复杂的部署流程,向用户提供“开箱即用”的云。
  第三个趋势是开放化。小型机、中型机在企业级信息系统基础架构中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用户已经完成了从小型机运行专有程序到x86_64架构运行通用程序的转变,当然还有更多的正在向其靠拢。这主要得益于x86_64的开放性,使得运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时x86_64平台的稳定性与性能的提升,也大大促进了这一趋势的蔓延。Oracle Exadata一体机构建于x86_64平台,很多用户的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修改就可以无缝迁移到Exadata。
  在本书之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译作《深入理解Oracle Exadata》一书。而本书作为国内**本关于Oracle Exadata一体机的中文教程,更多偏重于实践方面,同时加入了更多V2版本以后的新内容。
  读者对象这里根据需求划分出了一些能使用Exadata的用户团体:
  数据库管理员;应用开发者;数据库开发者;存储管理员;系统架构师;数据库兴趣爱好者。
  如何阅读本书本书假定读者对关系型数据库,尤其是Oracle数据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否则有可能对书中的某些知识点的介绍感到困惑。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建议先学习Oracle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书共包括16章,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为基础篇,包括第1章到第5章,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Oracle Exadata一体机的配置、架构、安装、升级,帮助读者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对Exadata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第二部分为功能篇,包括第6章到第14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Oracle Exadata一体机的特性以及与Exadata相关的数据迁移、并行、安全加固、备份与恢复等课题。在这部分中,每个章节都是独立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依赖关系,所以读者可以任意选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
  第三部分为实战篇,包括第15章与第16章,这两个章节主要是针对Exadata一体机管理员在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场景以及问题进行解答,涉及Exadata日常运维的方方面面,并且其中的每一节都是互相独立的。
  附录A为Exadata默认密码一览表。
  附录B为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勘误和支持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也很仓促,所以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斧正。你可以将书中的错误发布在Bug勘误表页面中,同时,书中的源文件也将发布在华章公司的网站上,并及时更新相应的功能。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问题,也欢迎发送邮件至我的邮箱steven.ya.li@gmail.com,我很期待听到你们的真挚反馈。
  致谢感谢Oracle公司内部Exadata邮件列表的许多专家对本人提出问题的耐心解答。感谢我在Oracle中国公司同事的无私帮助,尤其是来自高级服务团队同事的帮助。他们包括胡奇虎、陈伟、王劲松、顾水林、罗敏、孙建光、蒋健、祁琪、张毅宁、彭玉周、吕春雷、王辉、郭忠伟、王福龙、林宇泽、蔡磊、刘建军、张润平、杜平、刘相兵、金丹、张大鹏、程飞、沈杰、李纯香、郑伯欧等。
  同时也感谢Oracle社区和Oracle上海用户组的大力支持,需要额外感谢的人包括罗炳森、徐浩然、李德鹏、刘斌、赵欣等。
  感谢Oracle美国总部研发团队的Michael Chen,谢谢你提供的Exadata测试环境,让我得以验证本书中的案例。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杨绣国老师,你的专业与细心深深地感染了我。同时感谢你对我因工作繁忙而将交稿日期一再推迟的理解。
  *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与家人,为了编写本书,我牺牲了大量本该陪伴你们的时间,正是你们的理解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此书。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工作多年还依然热爱技术,奋战在技术一线的朋友们。
  李亚2015年7月于上海

Oracle Exadata技术详解 pdf下载声明

本pdf资料下载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不能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pdf下载地址

版权归出版社和作者所有,下载链接已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链接地址:Oracle Exadata技术详解